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实验室技术交流 ips专区 iPSC:无新事可报,便是佳事可喜(No news is good news ...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45650|回复: 27
go

iPSC:无新事可报,便是佳事可喜(No news is good news)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22: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发几句感想。
5 ?: d" L$ H3 k
5 S% h3 w: x6 N# S: D& z; aNo news  is good news这句英文可以有两种读法。其一,none of the news is anything good,没什么消息是好的消息。其二,without news itself is a good thing,没消息来就是好消息。其实,意思差不多。一般翻译为“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钱钟书先生的翻译可称信达雅:无新事可报,便是佳事可喜。这话大可用在最近一段时间的iPSC研究上。
9 ?) L0 Y* I" q4 ~3 Y% B$ ^* o4 H) Z* R5 `- i
iPSC自96-97年红遍了全球,连一些对生物医学与干细胞一窍不通的朋友都会问“你们做皮肤干细胞吗?”很多老百姓以为iPSC最初用了皮肤成纤维细胞,所以就把iPSC这拗口的科学术语简化成了皮肤干细胞,也符合人们的文化幻想。也是由于“低门槛”的特点,iPSC成了人人可以染指,指向无限前景的顶级科学宠儿。手段花样翻新:四因子、三因子、两因子、单因子,逆转录、慢病毒、腺病毒,化学小分子、蛋白、mRNA、miRNA;来源各种各样:胎儿成纤维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神经干细胞、生殖细胞、血液细胞……;可以分化为各种各样的靶细胞,直至生出尽管有毛病的老鼠;可以建立一系列疾病的细胞模型……;可以没有免疫排斥反应;可以不受(胚胎)来源限制;理想的“个体医疗”模式;生物可塑性(重编程)的终极证明;再生医学的梦幻武器……。其实,iPSC的头五年,可谓风光无限,那时候是whatever news is good news。在干细胞领域,iPSC有点类似现在的iPad,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application平台,大家人手一台,玩得是不亦乐乎。& K7 U+ g( {5 ^5 D( j. y. M
4 W& _* r# j* ^: Q. v: k- E) x
英文中还有一句很常用的话叫做:if it's too good to be true, it's not true。这话也有几种说法,比如还可以说:if it's too good to be true, perhapes it is。意思类似,不同的语气语调语境而已。就是说好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相信的东西。中文里似乎没有完全对应的俗语,放在特定语境中类似“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把“便宜”理解为广义的“得来太容易”、“好得像梦一样”,也就粗类too good to be true。任何事情都是如此。iPSC这些年就是有点好得令人难以想象,容易的令人难以置信了。天下不可能有这么容易的好事。所以,初级的热闹过后,必定会揭出来各种麻烦,各种毛病。效率低下到几乎是随机现象的程度,病毒转染的潜在风险,肿瘤因子的风险都还是“技术问题”,而来源细胞表观遗传记忆、基因拷贝数异常、表观遗传变异、染色体异常genomic changes are going to be a big deal to the FDA。现在又有迹象说iPSC的免疫排斥豁免权可能也不是确定的。有人认为这是iPSC本身的致命缺陷所致,这个致命缺陷可以有多种理解,从比较轻的技术障碍到本质的人造恶劣性。有人认为这是科学研究上的“七年之痒”,学习曲线上的“平台效应”,长跑中的心肺功能的“墙壁效应”,生命的阵痛或者黎明前的黑暗。无论如何,起码是一种reality check。所谓期待越高,失望越大;捧得越高,摔得越重(尽管还不好说能摔到哪)。往好里说,期望越高,(需要付出的)代价,(需要克服的)障碍越大吧。
4 P- T3 M. T: c" [/ L+ G7 q; ^- M* F9 ?; H: |5 O  G. ^# P
说得客观一些,iPSC为代表的生物可塑性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重编程的机制和机理到底是什么,现在观察到的现象到底在潜在的重编程本原里是个什么位置,细胞可塑性与肿瘤的共性与分野到底在哪里,技术上能够做到什么程度的效率,重编程技术多达程度上依赖和模拟发育过程,都是在这几年iPSC大篷车赶集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考虑和认真分析的事情。往科学知识的发表和积累层面上说,科研成果发表的“抽屉效应”或“publication bias”在iPSC热中,有多大个分量,估计不会太小,也很少见讨论其潜在的价值。Proof of Principle其实也是有层次的,万分之一的现象算不算原则证明,不能一概而论。即使算,算不算技术可行性证明,一定不算。不认真全面地考虑这些基本问题,现在的抢发文章属于典型的“埋头拉车不看路”,google的翻译是Road cars do not look hard at pulling。忙中必有错,欲速则不达是必然的,所谓who acts in haste hath ill speed。单从做事而言,出错是不可避免的,要避免的是不去想可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科学家以及科学界也不可避免。其实这是最令人担忧的事情。iPSC出事至今的半年时间里,关于iPSC各种问题的认真讨论思考很少,大多是简单地黑白两分,直觉的站队划线。比如可称为iPSC家园的Nature,今年以来发表的几篇评论,从Flaw in inducedstem-cell model,到The dark side of induced pluripotency,再到The growing pains of pluripotency,只有罗列相关研究、复述不同意见,不见深度分析,冷静判断,好像是在给大众媒介发中宣部的标准新闻稿似的。而领域中的专家综述与评论,也很少触及上述本质问题,就事论事,属于增加标准影响因子的综述范文。难怪这些年iPSC甚至影响到整个干细胞研究领域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成为一个技术、工程项目,而不是对现象的科学本质的解读。5 z/ `: ~  E5 w7 D7 i
  c1 Z, z1 ?5 V; F; [
也许,iPSC现象有其他的价值,为其他现象铺路,比如直接转分化,比如半路转分化等。换句话说,iPSC可能是终极解读生物可塑性奥秘的一个台阶,或者是一个必要的弯弯绕,一个中间过程等。从事物实际发展轨迹的角度来看,再生医学这么宏大的事业,起码现在看来不大可能直接了当建立在单一技术之上,套用俗语,山河大地不可能坐在针尖上。从可操作性,风险规避上来说,四面围攻八音交响的条条大路策略也是好过走独木桥的赌博。从这些意义上来说,各种研究的此起彼伏,也是正常的。胚胎干未必就过时了,直接转分化还没到高潮,治疗性克隆也许有复苏的价值,而最早用在临床和有可能产业化的应该是成体干细胞吧,那不是还有不要细胞的细胞再生医学梦想。
! D3 J9 O, P) K0 \# O
* i) ]' I6 h8 b: m9 `- ?$ H但科学研究本身也是个社会事业,也有其组织,有人有需求。所谓科学家也要吃饭,也要“争宠”。政府要政绩,产业界要概念,民众要希望,媒体要热点。干细胞尤其是近些年的iPSC,作为各国政府的重大资助项目,地位直可以与核聚变、清洁能源、航天飞行等相媲美。这里面有多少是忽悠成分,有多少是没道理的忽悠,多少是有道理的忽悠,多少是可以避免的忽悠,多少是无法避免的忽悠,多少是有意的忽悠,多少是无意的忽悠,不好说,也没法说。科学本身从理念上是无功利的,纯真理的。而从科学的社会性上来说,是无法超越社会以及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政治性的。从科学家来说,也是人,也需要光环,需要“事业”,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研究项目的设置,资源的竞争,成果成就的动机,人的从众趋向,科学、科学家也不可避免,有些方面可能更甚。就好比说,要讲现实,天下事物莫比金钱。比尔盖茨有句名言说未来的新技术方向,大约叫做跟着金钱走,也就是说跟着投资走。大体上的意思,钱的流向就是方向,money talks。目前的干细胞尤其是iPSC,还是政府在科学家的“建议”下先期投入,以期诱导市场投资进入,最终变现。这是个商业考量,但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iPSC未来的命运,也许不在科学家手里,而是在市场手里。
) ], \. G/ }' V( Q+ X- E9 J
% {' Q; {* U6 X* D/ r6 |也许二十年再回首,再生医学,风光无限在险峰。重编程,无数英雄曾折腰。一笑。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exin11 + 5 + 10 极好资料
细胞海洋 + 200 + 300 精品文章

总评分: 威望 + 205  包包 + 3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96 
威望
96  
包包
778  
沙发
发表于 2011-5-19 23:06 |只看该作者

null

又见好文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tpwang + 2 + 4 感谢支持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4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3 
威望
1933  
包包
4926  

小小研究员 热心会员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金话筒 博览群书

藤椅
发表于 2011-5-20 00:06 |只看该作者
嘻嘻,中国小男孩指着iPS问山中伸弥“这家伙怎么不穿衣服?”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tpwang + 2 + 2 有墨:)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2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345 
威望
345  
包包
731  

优秀会员

板凳
发表于 2011-5-20 08:33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回复 tpwang 的帖子% N* o% n  @7 s2 e6 J, G7 m  C
* P/ H" S% Q5 A" s2 {
“iPSC自96-97年红遍了全球”,是06-07年吧?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tpwang + 4 + 10 感谢勘误

总评分: 威望 + 4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345 
威望
345  
包包
731  

优秀会员

报纸
发表于 2011-5-20 08:48 |只看该作者
tpwang楼主说的好,做科研还是要静下心来把深层次的机理机制搞清楚,一窝蜂的赶热点、发高IF的文章,看似进展神速、一片繁荣,其实现象背后的本质根本没搞清楚,对干细胞研究和临床应用并无太大助益。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tpwang + 2 + 4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4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地板
发表于 2011-5-20 08:5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hiyi 的帖子
9 s5 m. N4 s; Y; \. C6 j& n" ^/ C% Q; B0 B, s9 D& ~2 P
哈哈,谢勘误。

Rank: 3Rank: 3

积分
304 
威望
304  
包包
1983  

优秀会员 帅哥研究员

7
发表于 2011-5-20 09:24 |只看该作者
又见tpwang楼主的好文!1 Y& _6 o# R! W, e7 m- c0 o2 s
iPSC最近这些年的发展就像是一波一波的技术改进,但是在机理研究方面感觉还是很薄弱,( `% t8 x( f$ b! g% l& l
现在貌似这方面的研究开始抬头了,对他的研究也越来越趋于理性了。
& I$ F& ~. J6 M! I) r7 i5 x其实发现问题,也是研究的一大进步。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tpwang + 2 + 10 “发现问题也是一大进步”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4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18 
威望
18  
包包
246  
8
发表于 2011-5-20 09:5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FreeCell 的帖子
0 A2 b  Q/ W+ A# _/ j  t1 O3 y7 _- D: V2 e6 A
嘻嘻。。。。真幽默!!!

Rank: 1

积分
18 
威望
18  
包包
246  
9
发表于 2011-5-20 09:57 |只看该作者
真理服务于应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tpwang + 2 + 4 真理未必,理论要服务于应用才体现其价值。
细胞海洋 + 1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3  包包 + 9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31 
威望
131  
包包
699  
10
发表于 2011-5-20 11:29 |只看该作者
iPSC开始几年大家主要研究如何能更好更快的诱导成功,,
6 L2 v& z1 [, w  X+ O这两年研究机理的明显的多了,我感觉做的好的还是那些原来就研究干细胞的,特别是原来就 研究胚胎干细胞的实验室,他们出的东西水平较高。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tpwang + 2 + 10 我很赞同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4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3 17:41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