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楼主: tonydavid
go

再见干细胞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15  
19
发表于 2013-8-19 16:0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Rank: 2

积分
58 
威望
58  
包包
428  
18
发表于 2013-7-4 14:35 |只看该作者
肿瘤干细胞也是干细胞,如果能够成功用于组织修复和疾病治疗,那将会引起一场细胞治疗的革命,关键还在于如何去控制这一平衡,肿瘤干细胞是不是干细胞还不太确定,但是跟一般的干细胞相比肯定还是发生变化了的,寻找这些不同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寻找控制他们的办法,就像古人不知道酿酒的原理,但是在很早以前就能酿制酒了,这是不是可以给这个问题一些提示呢。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307 
威望
307  
包包
356  

优秀会员

17
发表于 2013-7-2 19:08 |只看该作者
1.肿瘤干细胞和正常干细胞虽然都是干细胞,但它们对机体的贡献是不一样的。前者专门使坏,就像异形的母体一样生产处大量的癌细胞,而且一般来说也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或者更新正常组织的能力;而后者就像是机体内的兵工厂,不断产生新的零件儿来替换身体里的衰老、坏死的细胞,维护机体的内环境稳态。
  W. W( v" x! _) F5 }
6 S( @* \* s# |- {+ @9 G0 n2.整个生命科学大楼也是建立在某些很基本的概念之上的,只是生物的着眼点和研究内容和物理有很大区别,生命系统都是如此复杂而又不想物理或化学系统那样可以做到人为简化(生命的特质就是复杂),目前的生物倒有些像经典物理或者经验化学,事实性的东西多些,哲学性的概念还不那么强(目前现代物理学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是哲学性的、很多东西就是人脑中的一种逻辑构想,而生物学根本不允许你做这样的构想,仅仅提出这样的构想是没有人会给你发诺贝尔奖的)。lz是否产生了操之过急的心态,你很希望我们马上就解开生命的根本奥秘,但路漫漫其修远……也没有人能告诉你位置的路中那一条是正确的,所谓的正确的路是说你用事实说服大多数人相信你选择的路,那么你的路就是走对了。
, ?+ j. z" K% D2 M$ d+ ~0 U* \- p7 w' B2 w
3.硬币不只两面,它还有个侧面,而且这处在两面之间的第三面也是出现在你面前的概率最高的面。疾病、死亡等不幸虽不可尽免,但人类不正是一个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的物种么,只要有了希望和动力,再艰难的路也可以一步一步往前走吧?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5  
包包
16  
16
发表于 2013-6-19 02:39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科学本身就不一定都是对的,所以LZ的话从某种程度来说是有道理的。但是任何研究本身就是探索,只有一点点累积,才能最终形成一整套理论或者系统。就像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一样,从有风筝开始到载人航天,走了多少年。。。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15
发表于 2013-6-10 13:40 |只看该作者
tpwang 发表于 2013-6-10 09:29
( {% H+ _5 O$ S2 e# G9 Z/ a回复 tonydavid 的帖子
) `1 G0 g+ W. N, |0 j0 K: L& d3 |, }1 z6 p% Y0 b2 N  N% a
抛开楼主的一些关于干细胞的具体想法不说,从心理学上来讲,搞科研的人最需要的品 ...
# u" ?+ D! I6 m8 q+ y7 V8 T+ u
赞同towang关于科学家需要有追求终极真理品质之说,老狼还以为,搞科学“好奇虽有门,寒门却无路”,如果目的是挣大钱,最好还是招惹科学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14
发表于 2013-6-10 09: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pwang 于 2013-6-10 09:32 编辑 & D  r" X7 e1 D. f
# M# \, t" g1 I! `4 U8 Y
回复 tonydavid 的帖子) G4 G$ ]; k, C2 v4 @

2 `4 R. G1 a+ z5 @: ~! N9 W& s; v抛开楼主的一些关于干细胞的具体想法不说,从心理学上来讲,搞科研的人最需要的品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骨子里追求终极真理,现实中喜好不确定的未知。这前半部分相对容易理解或者容易获得认同,这后半部分,却不是容易做到的。换句话说,科学家天生对未知有种癖好,喜欢探究不确定的事物。这好像也没啥大问题。但问题是你去探究不确定的事物,必须要或者付出相应的努力去耐住从不确定到确定的,往往很漫长的,本身也是不确定的过程;或者你是个天生的科学家,越不确定越乐在其中。再具体一些,大部分的科研工作,其实是一个从不确定到相对确定的无止境台阶,在上到下一个(上一个)台阶之前,要hold住。心理学上把这个叫做“延迟满足”,这也是人成熟的一个标志,相对于婴幼儿想吃就哭,一哭就有吃的幼稚期。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比如你需要干一个月才能拿到工资,或者一年才能拿到奖金,等等。只是搞科研的精神回报,不仅是更迟,而且是不确定有没有。那么,这个过程要是不能享受或者忍受,就不好办了。
1 B, x2 [% Q/ M+ x" ]9 f9 y; y5 X; ?1 }
所以,对终极真理的信仰和永无止境的未知与疑惑,构成了科学研究的“双相”心理状态。看一个人是否适合搞科研,这是个职业性向测验指标。
2 Q1 ^. e) ?6 G- l
. z- \* Q. |8 n: e至于初学者进入一个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领域的疑惑,困惑甚至迷惑,那就更正常了。要害就在于自己的“性子”与这种必然的客观状态如何反应。一方面,新手入新领域加重了上述“延迟满足”的程度,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也许有人会觉得,哇噻,历史机遇让我撞上了。这么新的一个领域,起跑线比较平,大家半斤八两,人人都有机会出头,沙滩上的钻石也许就给我碰上了呢。或者,实际些,新领域反而比较好混呢。
9 z# H( c8 ?. L1 H9 j6 G
. s9 y) a. i/ ?* Q5 j8 X有时候说,性格决定命运,信然?' Y; ]4 E% y  j7 b( z
$ N, z- L: V7 b" i1 K4 p; v
姑妄言听,各有各的命。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30 + 5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30  包包 + 5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13
发表于 2013-6-10 08:24 |只看该作者
谈谈几本重要的干细胞学术专著
! [8 r3 g* G6 C. @- ?http://www.stemcell8.cn/thread-34291-1-1.html
) e. Q' H1 F$ X- @' T' Z

Rank: 1

积分
43 
威望
43  
包包
89  
12
发表于 2013-6-9 20:57 |只看该作者
刚开始接触肿瘤细胞非整倍体概念,肿瘤细胞都是非整倍体吗?正常体细胞没有非整倍体吗?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43 
威望
43  
包包
89  
11
发表于 2013-6-9 20:47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大侠的鼓励,值班到半夜发发牢骚,有着么多高人回复,这个坛子真是不错。现在真是一头雾水,怎么选了这么一个题,还迷上了,前途在哪里呀。哪位高人指点一下哪儿能找到关于干细胞的基础知识,如定义/研究历史/现状/未来等方面的。

Rank: 3Rank: 3

积分
305 
威望
305  
包包
481  

优秀会员

10
发表于 2013-6-5 21:31 |只看该作者
LZ刚开始的观点有些道理,后来有点儿愤青的感觉。可惜肿瘤干细胞已经不是以前的干细胞或者特定的细胞了,多多少少会发生变化,可以用“寄生体”来形容,因为多数肿瘤细胞中都会有非整倍染色体的出现,而且不同器官的肿瘤,甚至同一患者不同病灶的肿瘤,其染色体水平都存在差异,因此,难以治疗的一个原因。不过人类有一个特性,就是渴望知道更多,了解自然,了解万物。自然有部分学者不会因为难,而停下探索的脚步。反而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投身到这些探索之中,哪怕毫无功名可言!这便是爱好,信仰,对未知的渴望!所以嘛,知识是慢慢积累的!着急没有用,也许等到某天研究手段或工具革新后,便有一番新天地!正如上帝粒子的发现,不正是借助LHC的帮助一样嘛!终有一天会弄明白的!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2 22:28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