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song7的个人空间分享 http://www.stemcell8.cn/?6268

日志

涡虫(planarian)

已有 2294 次阅读 2012-3-12 09:42 |关键词:多 扁平 百度百科 能力

 
【涡虫(Planarian)】
涡虫涡虫大多生活在洁净富氧的海水或淡水中。生活在溪流浅水处的,多隐于石块下面,昼伏夜出。身体柔软,头部具眼点和耳突,体呈树叶形,背腹扁平,腹面密生纤毛,可爬行。全体淡褐色,长10余毫米。
涡虫可进行无性生殖,通过横分裂形成子体链,当新个体成熟时从链上脱落,进行独立生活。
涡虫可随着饥饿虫体缩小,退行生长(degrowth),有时从成体大小缩到孵化时的大小,再喂食又能重新生长。推测这种过程可能是组织恢复活力(rejuvenation),胚质不灭(immortality)能力的表现。
涡虫强大的再生能力,能再生出身体失去的部分,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材料,横切为2段或多段,每段均可再生成一完整的涡虫。实质组织是分化新细胞和再生组织的主要来源。
涡虫再生具有极性。如切为3段,前段再生出后端,后段生头,中段前生头后生后端。

【百度百科】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涡虫纲(Turbellaria)动物。Planaria指真涡虫属,而planarian一词则指片蛭科(Planariidae)及近缘科的动物。分布广泛,多数为淡水种,有的生活在海水、陆地或寄生。另:有图书以此为名。

 涡虫器官再生基因  planarian

  体呈叶片状,柔软,有纤毛。头铲形,有两眼,有时具触须。尾尖。口在腹面后侧,常在近体后1/3处。无体腔。咽可从口内伸出,咽下接肠,肠为盲管。体长一般约3~15公厘(0.1~0.6寸),有的超过30公分(约1尺)。热带种色鲜艳,北美的Dugesia属黑灰或褐色,波浪式游泳或匍匐前进。多数肉食性,夜出取食原生动物、小螺和蠕虫。雌雄同体。生殖器在初秋开始发育。春季产出含受精卵的卵茧,发育不经变态。平角涡虫属(Planocera)有一幼虫期在卵内度过。有些种在产卵茧后身体一分为二,每一半又长成新个体。微口涡虫属(Microstomum)的尾端能长出新个体,称为芽,能附在母体上一段时间,有时3或4个芽组成链状。涡虫由于再生能力强而常用于实验。
  

迪热氏涡虫属(Dugesia)涡虫

  扁形动物门涡虫纲(Tubellaria)中淡水生活的习见种类,属三肠目(Tricladida)。
  世界上已发现近400种,我国记录7种,以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japonica)分布最广,这也是亚洲东部常见的一种。
  涡虫生活在溪流浅水处,多隐于石块下面,昼伏夜出。体呈树叶形,背腹扁平,腹面密生纤毛,可爬行。全体淡褐色,长10余毫米。头呈三角形,背侧有1对黑色眼点,两侧各有一耳突,为嗅觉器官。体末端钝尖。体中部稍后处的腹中央有口,连于咽囊,囊内有一肌肉性管状的咽,可伸出体外。咽与肠相连,肠分3枝,1枝向前,2枝向后。涡虫以蠕虫、甲壳类、昆虫等为食,咽吸住食物后,肠即分泌消化液,使之溶为液状物,再吸入肠内,进行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无肛门。养分为肠壁吸收,贮存于实质中。代谢产物由原肾管排除,许多排泄孔位于背侧。呼吸作用经体表进行。雌雄同体,生殖器官复杂,生殖孔位于口后。生殖时,二涡虫尾端一段腹面相贴在一起,生殖孔相对,互相交换精子。卵在体内受精,数个受精卵和卵黄(营养物质)被生殖囊分泌的粘液形成的膜状卵茧包裹,排出体外,在外界孵化成幼涡虫。涡虫再生力极强,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材料。横切为2段或多段,每段均可再生成一完整的涡虫。实质组织是分化新细胞和再生组织的主要来源。再生具有极性。如切为3段,前段再生出后端,后段生头,中段前生头后生后端。
  海产涡虫中许多是原始种类,多肠目(Polycladida)涡虫的肠有许多侧枝;无肠目(Acoela)无肠;单肠(Rhabdocoelida)的肠为一直管。有的自由生活,少数寄生。陆生的土蛊(Bipalium),生活在山区潮湿隐蔽处,最长的可达1尺。
涡虫特征
  实体涡虫属于无脊椎动物扁形动物门,涡虫纲(Tubellaria)中淡水生活的习见种类,属三肠目(Tricladida)。世界上已发现近400种,我国记录7种,以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japonica)分布最广,这也是亚洲东部常见的一种。涡虫热带种色鲜艳,北美的Dugesia属黑灰或褐色,波浪式游泳或匍匐前进。多数肉食性,夜出取食原生动物、小螺和蠕虫。雌雄同体。生殖器在初秋开始发育。春季产出含受精卵的卵茧,发育不经变态。平角涡虫属(Planocera)有一幼虫期在卵内度过。有些种在产卵茧后身体一分为二,每一半又长成新个体。微口涡虫属(Microstomum)的尾端能长出新个体,称为芽,能附在母体上一段时间,有时3或4个芽组成链状。涡虫由于再生能力强而常用于实验。
涡虫生活习性
  涡虫涡虫大多生活在洁净富氧的海水或淡水中。生活在溪流浅水处的,多隐于石块下面,昼伏夜出。身体柔软,头部具眼点和耳突,体呈树叶形,背腹扁平,腹面密生纤毛,可爬行。全体淡褐色,长10余毫米。头呈三角形,背侧有1对黑色眼点,两侧各有一耳突,为嗅觉器官。体末端钝尖。体中部稍后处的腹中央有口,连于咽囊,囊内有一肌肉性管状的咽,可伸出体外。咽与肠相连,肠分3枝,1枝向前,2枝向后。涡虫以蠕虫、甲壳类、昆虫等为食,咽吸住食物后,肠即分泌消化液,使之溶为液状物,再吸入肠内,进行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无肛门。养分为肠壁吸收,贮存于实质中。代谢产物由原肾管排除,许多排泄孔位于背侧。呼吸作用经体表进行。雌雄同体,生殖器官复杂,生殖孔位于口后。生殖时,二涡虫尾端一段腹面相贴在一起,生殖孔相对,互相交换精子。卵在体内受精,数个受精卵和卵黄(营养物质)被生殖囊分泌的粘液形成的膜状卵茧包裹,排出体外,在外界孵化成幼涡虫。涡虫再生力极强,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材料。横切为2段或多段,每段均可再生成一完整的涡虫。实质组织是分化新细胞和再生组织的主要来源。再生具有极性。如切为3段,前段再生出后端,后段生头,中段前生头后生后端。
  海产涡虫中许多是原始种类,多肠目(Polycladida)涡虫的肠有许多侧枝;无肠目(Acoela)无肠;单肠(Rhabdocoelida)的肠为一直管。有的自由生活,少数寄生。陆生的土蛊(Bipalium),生活在山区潮湿隐蔽处,最长的可达1尺
怎样采集涡虫
  涡虫生活在淡水里,常吸附在石块上,不大活动,也不喜欢阳光。涡虫常隐蔽在水底的石块或树叶下面,在水流不急,上游又有丰富有机物的溪水中,很容易找到它。例如,溪流从小村庄绕过,注入池塘再流出不远的下游,翻开溪底的石块或树叶,往往能找到涡虫。
  发现涡虫后,用毛笔将它刷下,落人盛有清水的广口瓶里,再捡几块采集地的小石块,以备回家后放入饲养缸。
  如果发现涡虫数最不多,可用食物诱捕。选择新鲜的鱼鳃或动物肝脏作诱饵,用石块将诱饵压在有涡虫生活的溪流中。过几小时后再检查,往往会见到有许多涡虫在诱饵上取食。
怎样饲养涡虫
  野外采回的涡虫,可移入金鱼缸或其他玻璃容器内饲养。饲养缸必须很干净,否则就会影响涡虫正常生活,甚至会引起死亡。另外,涡虫有避光的习性,饲养缸要放在阴凉处,缸内放些采集地带回的小石块。缸口盖上一层纱布,以防蚊子等产卵。饲养水最好用井水,如用自来水,须放2-3天后才可使用。
  涡虫喜食易消化的动物性食物,可用新鲜的动物肝脏或煮熟蛋黄喂饵,也可喂少量鱼虫。一般每周饲食一次,可在换水前进行。可把肝或蛋黄分成指甲大的小块,投入缸底,涡虫会很快地吸附其上,伸出咽取食。几小时后,涡虫的体色会有明显的变化;喂肝时体色变深,喂蛋黄时体色变黄。
  及时换新鲜水是饲养涡虫的关键,在夏季尤为重要。换水时,用毛笔将涡虫一一移入盛有清水的临时容器里,把饲养缸内的水倒掉,并刷洗干净,再注入清水,最后将涡虫移回。涡虫对水质很敏感,一旦饲养水开始变质,涡虫就会离开水底石块,或浮上水面,或不安地游动。这时应立即换水。
 
 

【互动百科】涡虫分布广泛,多数为淡水种,有的生活在海水、陆地或寄生。体呈叶片状,柔软,有纤毛。头铲形,有两眼,有时具触须。尾尖。口在腹面後侧,常在近体後1/3处。无体腔。咽可从口内伸出,咽下接肠,肠为盲管。体长一般约3∼15公釐(0.1∼0.6吋),有的超过30公分(约1呎)。

涡虫 - 特征
实体实体

涡虫属于无脊椎动物扁形动物门涡虫纲(Tubellaria)中淡水生活的习见种类,属三肠目(Tricladida)。世界上已发现近400种,我国记录7种,以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japonica)分布最广,这也是亚洲东部常见的一种。涡虫热带种色鲜豔,北美的Dugesia属黑灰或褐色,波浪式游泳或匍匐前进。多数肉食性,夜出取食原生动物、小螺和蠕虫。雌雄同体。生殖器在初秋开始发育。春季产出含受精卵的卵茧,发育不经变态。平角涡虫属(Planocera)有一幼虫期在卵内度过。有些种在产卵茧後身体一分为二,每一半又长成新个体。微口涡虫属(Microstomum)的尾端能长出新个体,称为芽,能附在母体上一段时间,有时3或4个芽组成链状。涡虫由於再生能力强而常用於实验。

涡虫 - 生活习性


涡虫涡虫

涡虫大多生活在洁净富氧的海水或淡水中。生活在溪流浅水处的,多隐于石块下面,昼伏夜出。身体柔软,头部具眼点和耳突,体呈树叶形,背腹扁平,腹面密生纤毛,可爬行。全体淡褐色,长10余毫米。头呈三角形,背侧有1对黑色眼点,两侧各有一耳突,为嗅觉器官。体末端钝尖。体中部稍后处的腹中央有口,连于咽囊,囊内有一肌肉性管状的咽,可伸出体外。咽与肠相连,肠分3枝,1枝向前,2枝向后。涡虫以蠕虫、甲壳类、昆虫等为食,咽吸住食物后,肠即分泌消化液,使之溶为液状物,再吸入肠内,进行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无肛门。养分为肠壁吸收,贮存于实质中。代谢产物由原肾管排除,许多排泄孔位于背侧。呼吸作用经体表进行。雌雄同体,生殖器官复杂,生殖孔位于口后。生殖时,二涡虫尾端一段腹面相贴在一起,生殖孔相对,互相交换精子。卵在体内受精,数个受精卵和卵黄(营养物质)被生殖囊分泌的粘液形成的膜状卵茧包裹,排出体外,在外界孵化成幼涡虫。涡虫再生力极强,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材料。横切为2段或多段,每段均可再生成一完整的涡虫。实质组织是分化新细胞和再生组织的主要来源。再生具有极性。如切为3段,前段再生出后端,后段生头,中段前生头后生后端。

海产涡虫中许多是原始种类,多肠目(Polycladida)涡虫的肠有许多侧枝;无肠目(Acoela)无肠;单肠(Rhabdocoelida)的肠为一直管。有的自由生活,少数寄生。陆生的土蛊(Bipalium),生活在山区潮湿隐蔽处,最长的可达1尺。

 

http://www.hudong.com/wiki/%E6%B6%A1%E8%99%AB

【扩展阅读】

人类远古祖先——涡虫http://www.stemcell8.cn/thread-53298-1-1.html
癌可能是我们最古老的进化祖先http://www.stemcell8.cn/thread-38172-1-1.html
奥地利科学家在祖先多细胞动物中发现“原始的”致癌基因 http://www.stemcell8.cn/thread-38310-1-1.html
MBE:所有遗传疾病的基因有同一“祖先”http://www.stemcell8.cn/thread-38156-1-1.html
标题理解错误:研究显示疟疾和海藻来自同一祖先 http://www.stemcell8.cn/thread-22348-1-1.html
癌——来自远古的鼓声 http://www.stemcell8.cn/thread-40136-1-1.html
癌基因的远古起源:与后生动物的多细胞化相关 http://www.stemcell8.cn/thread-38158-1-1.html
研究揭示远古病毒侵入影响人类基因组 http://www.stemcell8.cn/thread-27206-1-1.html
永生的涡虫体细胞可对抗衰老 http://www.stemcell8.cn/thread-52972-1-1.html
涡虫可用于模拟胚胎干细胞实验 http://www.stemcell8.cn/thread-53031-1-1.html
永生的涡虫体细胞可对抗衰老 http://www.stemcell8.cn/thread-52972-1-1.html
涡虫扁虫:干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系统再生的体内模型 http://www.stemcell8.cn/thread-35700-1-1.html
英国科学家解开涡虫再生之谜 器官再生有望实现(附原文) http://www.stemcell8.cn/thread-20255-1-1.html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生物研究所发现控制涡虫再生能力的“总开关”(附原文) http://www.stemcell8.cn/thread-19052-1-1.html
古老基因助蠕虫具超强再生能力 http://www.stemcell8.cn/thread-40075-1-1.html
《cell》文献翻译:SKNy蠕虫和长寿 http://www.stemcell8.cn/thread-11780-1-1.html

蠕虫是一类长条状,软体无脊椎动物。蠕虫并不是严格的生物学上的分类,其中的一些彼此属于完全不同的物种,包括一些昆虫幼虫蜈蚣蚯蚓等。全球现有超过一百万种的蠕虫,它们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 巨型蠕虫借由身体的肌肉收缩而作蠕形运动,故通称为蠕虫。在动物分类学史上,蠕虫曾被认为是独立的,具有特殊性的一类动物。但在分类学研究不断发展之后,人们发现蠕虫,实际上与人体有关系的包括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lminthes)、线形动物门(Phylum Nemathelminthes)和棘头动物门(Phylum Acanthocephala)所属的各种动物。因此在分类学上,蠕虫这个名称已无意义;但习惯上仍沿用此词。由蠕虫引起的疾病称为蠕虫病,具有重要意义的蠕虫种类几乎全部属于前两门。

食物主要吃小的水生动物动物尸体动物内脏。寄生的吸收动物植物体内的营养。
身长大约为1—3厘米。
 形状多为黑色,体前端有两个可感光的眼体,两侧对称。吻位于身体2/3处,无肛门。有背腹之分。
 

生物学上的蠕虫:多细胞无脊椎动物的一种。网络中所谓的蠕虫(Worm)指计算机病毒中的蠕虫病毒。蠕虫(WORM)病毒是通过分布式网络来扩散特定的信息或错误的,进而造成网络服务器遭到拒绝并发生死锁。

蠕虫 - 简介

蠕虫蠕虫

生物学上的蠕虫:多细胞无脊椎动物的一种。

蠕虫藉由身体的肌肉收缩而作蠕形运动,故通称为蠕虫。在动物分类学史上,蠕虫曾被认为是独立的,具有特殊性的一类动物。但在分类学研究不断发展之后,人们发现蠕虫,实际上与人体有关系的包括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lminthes)、线形动物门(Phylum Nemathelminthes)和棘头动物门(Phylum Acanthocephala)所属的各种动物。因此在分类学上,蠕虫这个名称已无意义;但习惯上仍沿用此词。由蠕虫引起的疾病称为蠕虫病,具有重要意义的蠕虫种类几乎全部属于前两门。

网络中所谓的蠕虫(Worm)指计算机病毒中的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它的传染机理是利用网络进行复制和传播,传染途径是通过网络、电子邮件以及优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比如去年以来危害及大的“熊猫烧香”病毒就是蠕虫病毒的一种。蠕虫程序主要利用系统漏洞进行传播。它通过网络、电子邮件和其它的传播方式,象生物蠕虫一样从一台计算机传染到另一台计算机。因为蠕虫使用多种方式进行传播,所以蠕虫程序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大的。

蠕虫侵入一台计算机后,首先获取其他计算机的IP地址,然后将自身副本发送给这些计算机.蠕虫病毒也使用存储在染毒计算机上的邮件客户端地址簿里的地址来传播程序。虽然有的蠕虫程序也在被感染的计算机中生成文件,但一般情况下,蠕虫程序只占用内存资源而不占用其它资源。

蠕虫病毒与一般病毒的异同:

蠕虫也是一种病毒,因此具有病毒的共同特征。一般的病毒是需要的寄生的,它可以通过自己指令的执行,将自己的指令代码写到其他程序的体内,而被感染的文件就被称为”宿主”,例如,Windows下可执行文件的格式为PE格式(Portable Executable),当需要感染pe文件时,在宿主程序中,建立一个新段,将病毒代码写到新段中,修改的程序入口点等,这样,宿主程序执行的时候,就可以先执行病毒程序,病毒程序运行完之后,在把控制权交给宿主原来的程序指令。可见,病毒主要是感染文件,当然也还有像DIRII这种链接型病毒,还有引导区病毒。引导区病毒他是感染磁盘的引导区,如果是软盘U盘闪存盘)、移动硬盘等被感染,这张受感染的盘用在其他机器上后,同样也会感染其他机器,所以传播方式也可以是移动存储设备。

蠕虫一般不采取利用PE格式插入文件的方法,而是复制自身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传播,病毒的传染能力主要是针对计算机内的文件系统而言,而蠕虫病毒的传染目标是互联网内的所有计算机.局域网条件下的共享文件夹,电子邮件Email,网络中的恶意网页,大量存在着漏洞的服务器等都成为蠕虫传播的良好途径。网络的发展也使得蠕虫病毒可以在几个小时内蔓延全球!而且蠕虫的主动攻击性和突然爆发性将使得人们手足无策!

蠕虫病毒的工作模式:

蠕虫病毒由两部分组成:一个主程序和一个引导程序。 主程序一旦在机器上建立就会去收集与当前机器联网的其它机器的信息。它能通过读取公共配置文件并运行显示当前网上联机状态信息的系统实用程序而做到这一点。随后,它尝试利用前面所描述的那些缺陷去在这些远程机器上建立其引导程序。

蠕虫病毒程序常驻于一台或多台机器中,并有自动重新定位(autoRelocation)的能力。如果它检测到网络中的某台机器未被占用,它就把自身的一个拷贝(一个程序段)发送给那台机器。每个程序段都能把自身的拷贝重新定位于另一台机器中,并且能识别它占用的哪台机器。

蠕虫历史:1982年,Shock和Hupp根据The Shockwave Rider一书中的一种概念提出了一种“蠕虫”(Worm)程序的思想。 蠕虫程序可用作为Ethernet以太网)网络设备的一种诊断工具,它能快速有效地检测网络

蠕虫病毒防治方法:使用具有实时监控功能的杀毒软件,并且注意不要轻易打开、运行不明来源的文件。

 

蠕虫病毒工作原理蠕虫病毒工作原理

在网络环境中,蠕虫病毒具有一些新的特性:

传染方式

 蠕虫病毒入侵网络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工作站传播到服务器硬盘中,再由服务器的共享目录传播到其他的工作站。但蠕虫病毒的传染方式比较复杂。

传播速度

在单机上,病毒只能通过软盘从一台计算机传染到另一台计算机,而在网络中则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机制,借助高速电缆进行迅速扩散。
由于蠕虫病毒在网络中传染速度非常快,使其扩散范围很大,不但能迅速传染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还能通过远程工作站将蠕虫病毒在一瞬间传播到千里之外。

清除难度

在单机中,再顽固的病毒也可通过删除带毒文件、低级格式化硬盘等措施将病毒清除,而网络中只要有一台工作站未能杀毒干净就可使整个网络重新全部被病毒感染,甚至刚刚完成杀毒工作的一台工作站马上就能被网上另一台工作站的带毒程序所传染,因此,仅对工作站进行病毒杀除不能彻底解决网络蠕虫病毒的问题。

破坏性

网络中蠕虫病毒将直接影响网络的工作状态,轻则降低速度,影响工作效率,重则造成网络系统的瘫痪,破坏服务器系统资源,使多年的工作毁于一旦。
检查方法:1.下载专杀工具 2.利用杀毒软件 3.在知道何种病毒的情况下上网搜索手工清除方法 。

http://www.hudong.com/wiki/%E8%A0%95%E8%99%AB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2 00:14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