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95
- 威望
- 495
- 包包
- 651
|
回复 1# 张也行 ) s" t( E) h8 u) @, ?
5 l1 i& J" {5 E1 Y8 @9 w5 O4 X
1 w6 F$ F3 _9 h: j+ |, a; h* K# p4 i 针对楼主第一步所说表观遗传变化,简而言之就是核小体构象的变化使基因处于易表达的开放构型或处于抑制的关闭构型,而构型又受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转录因子三者的影响,这三者相互作用,如作者所说Oct4能结合到BAF复合体上,使Baf155替换Baf170,从而使分化细胞特异性的BAF复合体转变为esBAF。esBAF复合体是一种chromatin remodeling complex,与ES多能性的维持有关。他能使染色体的结构发生变化,以利于基因的激活,同时他能与Oct4结合,促进Oct4与靶基因结合,从而促进重编程的过程。但是这四种因子导入之后的起始事件是什么,过量表达,oct4自己不行,其他的也有,所以此时不仅与这个BAF有关,其他转录因子也再调节其他多能因子激活,但是体细胞分化基因却被抑制,说明这些因子也参与了甲基化的过程。怎样作用的呢? Y6 f K; v7 |/ M7 m6 N# v
此外作者所说核移植是主动去甲基化,这点赞同,但说到重编程更快,更彻底不敢苟同。核移植虽然可以重编程但是对印记基因的改变甚小,将孤雌干细胞作为供体进行核移植依然不能改变其印记基因形式,所以不能生动物,不过最近上海生了,但是他们是通过无限传代改变的印记基因状态。3 V X2 D$ R5 H# m* |
4n-ips和2n-ips的目前所能检测的区别就是dd区(12qf1)开放与关闭,目前的结果是供体开放时产生的ips才能4n嵌合,这也就说明无论多能性因子还是核移植环境都不能重编程这个区域,是根本不能还是在某些因子协助下可以重编程。这也就涉及印记基因的重编程和正常基因的重编程机制不同。 |
-
总评分: 威望 + 30
包包 + 6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