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3286
- 威望
- 13286
- 包包
- 34831
|
本帖最后由 sunsong7 于 2011-5-12 16:17 编辑
9 Y7 q/ p* ]8 m
1 J v6 K+ c d$ s4 z2 N( [3 R5 l回复 aminhair 的帖子% d5 F r/ H( l$ O% d/ h" N
3 Y8 h( \5 F- o! z! q$ j9 T3 T
欢迎批评,, |! {+ c+ K" c2 i+ S. v
# @/ M2 l9 l* @
“干细胞”这个名称中的“ 干 (stem)”字其实源于以往的植物学专著,描述植物的“茎”就使用了相同的术语,干细胞被用来展示根尖和芽端细胞,说明分生组织(meristems) 负责植物的再生能力,因此“stem”这个词也用来表明“分生”或“分裂”。
3 N" E/ ?0 L, y) Y% P9 ?0 S N! I; T. p1 }2 s0 O
干细胞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当今干细胞的的内涵和最初提出的定义大相径庭(也有一些资料关于干细胞历史介绍弄出了些阴差阳错),造成干细胞概念混乱、范畴不清研究对象没有一个生物学上的明确边界,这正是本贴讨论的初衷,老狼认为Wikipedia百科对“Stem Cell”的定义相对比较规范(见楼主原帖),如果哪位能够找到更权威的定义可以拿来共同分享。
5 E% H0 G, M% W) p# g
* u0 ~0 f, c2 k/ r# M0 _* r; H9 q
/ e! S. r/ f& s9 V& z下面老狼整理了与干细胞发现与定义相关的几个重要历史事件供辨析:
1 n% [3 J0 m$ Q3 e2 h }: Z, F4 Q; A. U8 H
干细胞的命名最早是由俄国科学家Alexander Maksimov在柏林1908 年血液学协会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当时,他假定人体存在造血干细胞,用来产生和替代衰老的血液细胞。2 x, l2 r% m2 H
: [/ i0 A' v( d干细胞研究被认为开始于1960年代,1963年加拿大科学家Ernest A. McCulloch和James E. Till发现小鼠骨髓中可再生细胞并将其并命名为造血干细胞,开启了干细胞研究先河。
3 `: K1 g9 [3 P; ^. |1960年代,Joseph Altman 与Gopal Das报告了大脑中与成体神经发生和前进相关干细胞科学证据, 由于触犯了“神经不可再生”的教条,这项成果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
& B' S5 m, k& S# ?# p
& g* u! t7 I6 E5 [9 ^+ f* z$ r+ U1981年,小鼠胚胎干细胞体的体外培养条件的建立使干细胞应用的研究成为可能。Martin Evan和Matthew Kaufman等用几个近亲种系的小鼠研究表明睾丸畸胎瘤的来源于胚胎生殖细胞(embryonic germ cells, EG细胞)。他们从小鼠胚泡内细胞群分离出小鼠胚胎癌细胞(embryonic carcinoma cells, EC细胞),建立了小鼠EC细胞体外培养条件。由这些细胞产生的细胞系有正常的二倍型,像原生殖细胞一样产生三个胚层的衍生物,将EC细胞注入上鼠,能诱导形成畸胎瘤。Gail R. Martin明确EC细胞是一种干细胞,确立了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这个概念。
* P8 a- }& Q4 J0 U
0 x& @+ \! Q1 s% \" B1998年美国有两个小组分别培养出了人的多能( pluripotent )干细胞,第一次完成了人类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等里程碑技术。
# x' V' W* e5 O2 T, \$ y6 v首先,威斯康星大学的James A. Thomson研究小组使用人胚胎组织,培养出了干细胞株。在他们的实验中,人卵体外受精后,将胚胎培育到囊胚阶段,提取内细胞团细胞,建立细胞株。经测试这些细胞株的细胞表面标记物和酶活性,证实他们就是全能干细胞。用这种方法,每个胚胎可取得15-20干细胞用于培养。+ G( [! U# E1 X7 z6 g
在同一时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John D. Gearhart教授,领导的另一个研究小组也从人胚胎组织中建立了干细胞株。他们的方法是:从受精后5-9周人工流产的胚胎中提取生殖母细胞( primordial germ cell )。培养并建立了干细胞株,证实具有发育全能性。 |
-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