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实验室技术交流 间充质干细胞专区 求助前辈们帮忙分析一下小弟实验失败的原因,不胜感激! ...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40410|回复: 22
go

求助前辈们帮忙分析一下小弟实验失败的原因,不胜感激!!!   [复制链接]

Rank: 2

积分
52 
威望
52  
包包
80  
楼主
发表于 2014-8-28 23: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各位前辈,您好,我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时每次都只获得较少细胞,主要是用培养瓶培养时,组织块漂浮过多,一般仅剩3~4块;用培养皿培养时组织块漂浮较少,但是有细胞爬出的组织块极少。多次都是这样,一直未找到原因,请前辈们帮忙分析一下原因,不胜感激。以下是我的操作方法。
" x1 g* Q. u2 Q1.        取新鲜脐带,放入生理盐水中尽快带回实验室。: H( c, n2 x! G& n( p: }) J, T
2.        使用医用镊子将脐带从脐带采集瓶中轻轻取出,用PBS冲洗掉脐带表面的血液,然后置于盛有75%酒精的烧杯中浸泡5min,再用PBS冲去脐带外周血块,将其清理干净。       
; o7 l: L- x' t$ a5 X/ i3.        用双抗生理盐水(双抗PBS)对剩余组织在余下的两个烧杯中进行充分清洗,一般冲洗两遍,去除血污。
3 x. N/ O& }) G4.        将洗净的脐带置于另一大号的培养皿中,均分为4~5部分,平均每部分约长2~3cm。
% y- p# T- d  Q3 f- ^" b& M5.        纵向稍剪开外表皮,再用带齿镊子沿着剪的方向把外表皮撕开,在进行两动脉和一静脉的剥离,该过程基本全用镊子操作。6 r  Z& {9 l: V, n7 X
6.        整个过程可在含0.1%双抗的PBS中进行,以确保无菌操作。
+ A$ p# L; H2 f4 g! _7.        去除脐动脉与脐静脉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多次冲洗,确定洗去残留的血块。' q3 @0 g# M  l: y
8.        将获得的华通氏胶剪成1~3mm3的小块(将华通氏胶转移入青霉素瓶中,使用弯剪将其剪碎,大约剪10min左右)% q  o' {& S7 H1 |$ `
9.        使用吸管将组织块逐一种植入包被好的T75培养瓶中,密度20~25块/瓶为宜,间距0.5cm)。向培养瓶中加入少量培养液,以保持组织块湿润为好,然后正向置于37℃体积分数为5%CO2饱和温度湿度温箱中约4~24h,使组织块紧贴于培养瓶底壁。
& T: }4 B, C+ F10.        待组织块贴壁后向培养瓶中沿瓶壁缓慢注入含15%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培养液,刚刚浸入组织块(T25培养瓶加5ml 液体,T75培养瓶加9ml培养基)。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76 
威望
76  
包包
507  
沙发
发表于 2014-8-29 08:56 |只看该作者
培养上以后,一般放置6-7天,中间不要动它,可以让它更好的贴壁。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30 
威望
30  
包包
211  
藤椅
发表于 2014-8-29 09:39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不用酒精浸泡,取回来用加有双抗的PBS洗干净进行华通胶的分离,然后平铺在T75中就行了。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3  
包包
65  
板凳
发表于 2014-8-29 10:05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酒精泡5分钟时间过长!!20秒即可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416 
威望
416  
包包
130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美女研究员

报纸
发表于 2014-8-29 11:55 |只看该作者
酒精浸泡那里5min太长了吧,我都不用酒精浸泡的,直接用含2%双抗的pbs洗几遍就好了,还有后来的那个0.1%双抗的pbs是怎么回事?双抗一般都是1%或者2%的吧...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74 
威望
74  
包包
109  
地板
发表于 2014-8-29 13:37 |只看该作者
instead of PBS, you can put umbilical in lactate Ringer's solution. the Ringer's solution contains nutrient for cells and you get less cell death. If you worry bacteria contamination, you can use Ringer's solution containing antibiotics. Please, do wash umbilical with alcohol. to avoid bacteria contamination, you can culture cells in medium containing 2x antibiotic initially. After cells got 80% confluent, you pass cells and culture cells in medium containing 1x antibiotic. Surely, the alcohol can kill bacteria and stem both.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207 
威望
207  
包包
142  

优秀会员

7
发表于 2014-8-29 13:44 |只看该作者
根据个人的经验,我没有用酒精泡的这一过程,当然我也觉得这个可能跟最终失败结果没什么关系。
+ y; I# T+ I$ W* X; N根据你的描述,只有3-4块贴壁,那样肯定细胞量极少,我觉得很有可能是你一开始加的培养基太多了。
" E0 u- E1 {* N. V. W; _在一下步骤你可以重点注意一下:' }# i7 s- e% c  _
1.块不要剪的太小,虽然各文献中的体积都比较小,但是我个人做的话用枪头直接吸都是有点费劲的,甚至有时候需要剪一下枪头;0 [  f" R$ ^4 k% j$ S" k, u  C% }. f
2.培养基一开始不要加太多,刚刚可以润湿平底薄薄一层就可以,然后将组织块打进去,每瓶的量可以多一些;/ V8 Z" P9 q5 z' m, D
3.另外我看了你的描述,好像没有倒置培养这一过程,一般我接到瓶子后直接倒着放箱子里养一夜,第二天观察一下再补液(因为之前说的,接种的时候培养基加的非常少)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737 
威望
737  
包包
2660  

金话筒 优秀会员 帅哥研究员 小小研究员 热心会员 美女研究员

8
发表于 2014-8-29 14:03 |只看该作者
个人建议,不需要使用酒精浸泡这一步骤,直接使用加双抗的盐水冲洗干净脐带表面的血污即可,而且在剥离华通式胶的时候不需要加入PBS了,直接剥离即可;组织块表面水分也会导致组织块不易贴壁的;而且我们做的时候一般是铺瓶后先倒置培养,过几个小时或者第二天再补加培养基。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6 + 1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6  包包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36 
威望
136  
包包
1  
9
发表于 2014-8-29 14:51 |只看该作者
接种铺瓶后先倒置培养,少量的培养基,第二天再补加培养基。组织在重力的影响下,为了克服重力,细胞会抓住培养皿,这样贴的更牢固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3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3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36 
威望
136  
包包
1  
10
发表于 2014-8-29 14:51 |只看该作者
接种铺瓶后先倒置培养,少量的培养基,第二天再补加培养基。组织在重力的影响下,为了克服重力,细胞会抓住培养皿,这样贴的更牢固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19 21:06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