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实验室技术交流 ips专区 诱导成纤维细胞为ipsc时Oct-3/4-, Sox2-, Klf4- and c-M ...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39893|回复: 11
go

诱导成纤维细胞为ipsc时Oct-3/4-, Sox2-, Klf4- and c-Myc因子病毒液的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28 
威望
1228  
包包
1947  

优秀版主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2-14 20: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Yamanaka 在07年发的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fibroblast cultures 中详细介绍了其ipsc的诱导过程,其中在慢病毒转染成功后,开始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时的步骤如下:
/ Z! o; q# x1 w/ o, O- E* n  1、从慢病毒转染后的培养基中吸取病毒液,0.45mm滤器过滤后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备用。
" U- G! L4 R! Y# `, c  ?  2、每10ml过滤后的含培养基的病毒液中,加入终浓度为4mg/ml 的polybrene,均匀混合。  p3 `4 O# s" B; f% f
   3、将上述四种Oct-3/4-, Sox2-, Klf4- and c-Myc-retroviruses病毒液每一部分等量均匀混合。
4 n3 H; B% i" L$ C* _0 `8 _) g. ^  4、吸去待诱导的成纤维细胞中的培养液,并向其中加入10ml的上述病毒混合液,培养4h到过夜。
4 P9 U- M, a, E- I! B; f1 w1 p- w/ o5 A6 m& w( ^& ^

7 E) m: I" f; }! g5 e5 }. U原文如下% Q4 E' o. @- D
   1、 Collect the medium from the Plat-E dish by using a 10-ml sterile disposable syringe, filtering it through a 0.45-mmpore size cellulose acetate filter, and transferring into a 15-ml tube.
0 o$ z. j  N. J; t2 K  2、 Add 5 u lof 8 mg/ml polybrene solution into the 10ml filtrated virus-containing medium, and mix gently by pipetting up and down. The final concentration of polybrene will be 4 mg ml
& _9 I/ x& l' |1 r6 k# b9 ^1 k$ \–1.; P) a- ^9 Z* n1 G6 Q) ]* e
   3、Make a mixture of equal parts of the medium containing Oct-3/4-, Sox2-, Klf4- and c-Myc-retroviruses.
, f2 A: [1 Y/ c/ I   4、Aspirate the medium from a fibroblast dish, and add 10 ml of the polybrene/virus-containing medium. Incubate the cells from 4 h to overnight at 37 1C, 5% CO2.
! i( [2 X: Z0 f) c# o
& V6 D0 k, n6 a- P: W' z     我的疑问是第3步说每一种病毒液取等量混合后加到成纤维细胞中开始诱导,文章中也特别强调病毒液要用新鲜的,不可冻存,可见其并没有测其病毒滴度,只是这样等量的病毒液混合,是怎么确定每一种因子实际病毒的量的,仅是病毒液等量混合再加到细胞中,那么重复做的时候若病毒滴度有所改变,那仍然加10ml的混合液,那实际病毒量岂不是也不同了,怎么保证实验的稳定性?不知道大家在这一步的时候一般都是怎么做的?
% F' B8 ]# r- m* i" @3 d0 D3 z) l/ r; [$ {/ R# \) P
补充内容 (2011-2-14 21:25):7 {' d) R7 U3 w; Y% |4 U; v; ^
改正:上述表述有误,后文中提到他测过病毒的滴度,第3步说每一种病毒液取等量混合,等量是指等病毒滴度量么?文中特别强调的病毒液不能冻存,那在测病毒滴度的这几天病毒液是如何保存的?
7 j% v2 n' c: r- v3 L) @# ]- z" h% b
补充内容 (2011-2-14 21:26):
/ N. y; s6 c/ |2 g( A此外大家在这一步时病毒量是如何确定的?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5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5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2015 
威望
2015  
包包
4139  

专家 优秀会员 金话筒

沙发
发表于 2011-2-15 10:55 |只看该作者
严格的说,测病毒滴度后,按照病毒:细胞数=4~5的比例加. 参见如下文献An Improve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Identifying Human% D* r+ E3 i8 L5 y) u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病毒上清要保存须置于-80度低温.; R- ~8 E( _, i2 p5 k
3 L0 T0 _5 z. u5 X' W* g% U& N
但是貌似要严格的做到这个比例并不容易,而且确实病毒低温保存后活性会降低, 所以我们每次做时都同时做几线, 将新鲜病毒上清按照不同的量等比例混合, 然后加到相同量的细胞中感染.
) y1 Z2 l- Y  o! b$ I
4 i. w6 v0 z2 K- j0 q5 U不过问题是,目前我还没诱导出阳性克隆,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54 
威望
154  
包包
780  
藤椅
发表于 2011-2-15 14:41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一直在用病毒感染不同的细胞,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IPS我们一直在做,首先对于病毒的质量(也就是滴度)应该是要检测的,其实检测很简单,取1UL  0.5UL  0.1UL  0.01UL  去感染24孔板里面的293T细胞,48H观察荧光就行了,不需要太严格,太严格的话就要用定量了,这样就可以知道4个病毒大致的滴度差异,在用病毒感染成纤维细胞的时候,需要用一个病毒先去测试这个成纤维细胞的感染复数,也就是说要知道用多少的病毒来感染比较合适,比如SOX2病毒你可以设置不同的MOI 值 5   10  15  20,假设15的时候感染效率就达到90%左右,那么另外3个病毒也是基本上就是这个水平,至于最后要加多少,则根据你开始测定的滴度去换算,而实际上有个经验分享一下,仅供参考,比如刚才测出来的MOI值是15,你最后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加大到20或25都可以,这样最后聚团成克隆的速度会快很多,如果感染的病毒少的话,成克隆的时间比较长,至于病毒冻存的问题,关键在于病毒的质量,我们一般产出来的病毒都是放在-80度的,影响有,但是冻存一次的话,还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416 
威望
416  
包包
1859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板凳
发表于 2011-2-15 14:53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感动 你们的分享。& I! g) q; ~2 Y

Rank: 1

积分
23 
威望
23  
包包
29  
报纸
发表于 2011-2-15 20:54 |只看该作者
Nakagawa有次来我们学校,当时我好像问过他这个问题:从20多个基因中采用排除法最终筛选出这四个基因,但怎么保证这么多种病毒都能感染了同一个细胞呢?否则情况就很复杂,不一定能筛选出这四个基因。但他当时认为病毒感染不是什么问题。- Z4 H0 l2 ?- g) E$ u' _
确实,对于实验技术非常成熟的实验室来说,它可以将每次的病毒滴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未必每次都要测滴度。
$ p9 ]+ [1 f- K( h; M4 M' f( Z$ O我发现,这种稳定性非常依赖293T细胞珠,有些293T随便什么质粒转染效率都低,但有些就是随便什么质粒效率都很高;其次才是基因片段的大小(当然其它过程都是按标准protocol操作),2000bp多肯定比1000bp效率要低。OSKM四个基因大小差别不是特别大,只要293T很好,能包出高滴度的病毒,就能得到iPS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417 
威望
417  
包包
409  

金话筒 优秀会员

地板
发表于 2011-2-25 23:43 |只看该作者
收获很大,谢谢分享!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1  
7
发表于 2011-3-10 14:18 |只看该作者
谢谢!
" c" A1 f" I2 {  `- P) }1 l
4 |2 p5 _; |+ x7 D  y/ Y/ w学到不少知识3 P! N: p+ L6 d9 ]9 d0 b

Rank: 1

积分
威望
1  
包包
55  
8
发表于 2011-12-18 00:4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4627675 的帖子; M2 a- {. Q6 O; Z' O
7 K) V; j! a4 H4 I. i
你好,请教一下,病毒该怎么冻存和解冻呢?谢谢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47 
威望
947  
包包
3255  

金话筒 优秀版主

9
发表于 2011-12-18 08:37 |只看该作者
做过这样的实验,只需测第一次的病毒低度,然后后面的几次病毒诱导都需参考第一次,只有有经验的人才能做好,所以IPs诱导最重要的在于每次包装的病毒效率。这就说明IPS诱导的前期工作非常重要,每次病毒包装效率几乎一致,这完全是靠经验,只要出现克隆,后面的工作就简单了,本人经验,只供参考。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14 
威望
14  
包包
78  
10
发表于 2011-12-19 09:1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jefferson 的帖子
. ~  Y5 p* i; Z9 [( f# S
8 U$ n! c/ ~. @- p& s" t如果病毒在低温保存后活性降低,那诱导的时候加大比例不可以吗?8 G8 {8 u3 d4 S, n' r! a, ^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2 22:50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