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实验室技术交流 ips专区 2014年 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关于“重组蛋 ...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68938|回复: 28
go

2014年 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关于“重组蛋白诱导iPSCs”的读后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9 
威望
1059  
包包
2456  

优秀版主 金话筒 研讨会精英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20:3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打印
自己一直在做蛋白诱导猪iPSCs的工作,最近看了一篇相关方面的文献,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下!同时也有以下疑问想下大家请教下,欢迎拍砖!!!
& M+ h8 ^4 M; h! R9 b' j: z: M0 u* s; E9 ?
题目:Partial Somatic to Stem Cell Transformations Induced By Cell-Permeable Reprogramming Factors  杂志:Nature 下面的SCIENTFI REPORTS , IF 不高,但文章质量还不错,如十几年前 cell 下面的 stem cell, 文章作者为KIM,参考文献中有他的三篇一作SCI论文,推测可能是做蛋白生产、生物治疗和疾病机制等方面工作;这篇文章应该是其第一篇蛋白诱导重编程的文章。 文章的工作量还是不小的,且只有四个作者,还要除去一个通讯作者,文章详见附件!!!
; |1 J) j, P; N9 ?6 e! @, m% a* K% X: z) [5 M' {
一. 文章的结构:& m. v: N' I7 J7 f- x
1. 蛋白的制备分为A、B两组:  B* c" n1 }0 {9 t
A组: Oct4,Sox2,Klf4,c-Myc和Nanog(OSKMN) 的编码区亚克隆至Pet28a载体中,同时加上MTD(使重组蛋白入核), HIS-TAG(利于纯化), NLS(核定位序列)等序列,获得重组蛋白;  可能由于A组没有针对表达菌株为大肠杆菌进行密码子优化,OSKMN的表达量不高,且是包涵体表达;在此基础上,想获得 更多 和可溶性的 重组蛋白,于是有了B组。" W, ?% r2 O& S9 {2 p% \" {* m
B组: ,对OSKML进行了基因优化,同时根据蛋白的表达量和可溶性表达 筛选了不同的MTD, 但遗憾地是,好像文章后续诱导所用的蛋白为变性条件下的蛋白。9 ~) S* J# ]" b/ Y+ ]* S$ \

! |$ r. H# Y, V2 g- a, t0 r3 g2. A组重组蛋白介导的重编程(hES培养体系):有两种方法:A组:诱导全过程中添加蛋白;B组:间断添加蛋白$ }, ?$ u6 `  W1 a# P- x
考虑A组蛋白在与细胞共培养时有析出现象,且Nanog溶解度最低,于是考虑使用B组蛋白介导重编程。
& \) S" U! @/ K3 S3 h, u
. k& q% V9 y  F3. B组重组蛋白介导的重编程(偏重于mES培养体系):也有两中种方法:A组:无Vc 加Lif 诱导,B组:有Vc 加Lif 诱导 --- 能形成很好的对比
" y' t; f/ g2 N% D. u9 n' P
9 k% c" M. G2 z  t+ C/ c二. 总结
3 `& f' W: R+ V) r9 g6 k3 B1. 文章结构紧凑,一环套一环,能相互对比,也能在各组别之间对比,这样讨论的东西就比较多,同时文章的图片拍摄 和 排版也很好。这暗示我们做实验室时就要想好文章的整体思路( P/ r( }7 I5 m/ q
2. 文章写的比较诚恳,不夸大,不浮躁,如只得到了部分重编程的干细胞,得到的干细胞克隆不能增殖传代。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c% l  F! p0 ?% a# s* k7 E
3. 文章讨论部分: A. 提到了蛋白在细胞培养基中的溶解度问题,这是以前文章中没有提到的;  B. 还提到了 加入蛋白三天后,就出现了克隆,他们感觉与其他重编程相比,这个出克隆的时间太快了,不利于细胞的充分重编程,就如一个人跑的太快了容易摔倒,这暗示我们应该降低这个过程,如降低蛋白的浓度,改变因子加入的顺序(c-myc蛋白可能会加速细胞的凋亡)。
4 P' z5 C* g6 Y, c& a
; U/ d! n8 o# n6 _/ \" [2 v三. 疑问0 H& X) \/ _& u. h- c3 I  h
1. 本文中是根据什么确定使用何种MTD的,这些MTD与以前的TAT,9R,11R 又有何种优势???自己不是很了解,请高手指点
* i) h' W4 \8 F- I, H2 d4 [2. 文中对纯化后的蛋白纯度 和 检测没有说明,文章中只有一张SDS-PAGE图片,并且没有WB图片,虽说做了荧光素酶试验说明了其转录活性& Y1 P. Z! h( G. ]$ ^
3. 为什么这些AP阳性、表达某些多能性基因的克隆不能增殖呢,这与2012年张慧的文章结果是相似的,他们用重组蛋白介导iPSCs也没有建立稳定的细胞系  对于这一问题大家怎么看???
  A& ~4 v8 t* W- n+ J- G* `( w4. 我最近也在做原核表达OSKMNL这两种蛋白,然后介导猪的体细胞重编程!!!   这方面的工作现在也比较多了,套路都差不多,大家能帮我想想还有什么地方,还可以做哪些创新,以便于将来发好文章。   
+ @# L: x- K# \) k
$ D8 q+ E* P& f, A% f7 ^欢迎讨论,自己也额外上传了最近5年的几篇蛋白介导重编程的经典文章!!!
$ O3 D) g2 s- i, |# c0 Q, G  R3 Y: R1 {, E0 R
7 P4 U7 X/ e) L4 t
补充内容 (2014-3-29 22:10):
( S, Y* k  ~: H0 C! U1 z关于蛋白质介导体细胞重编程:
* Y: e8 H6 U: A, K6 l, ^1. 蛋白的可溶性与否,这直接关系到蛋白的质量和制取的工作量及成本;# G9 Q8 r! }; Y/ y8 Y5 E
2. 蛋白质在细胞培养基中的溶解度,如蛋白与细胞共孵育一段时间后,蛋白析出的问题!
" y- e- P1 R. x! d: x: ~& x9 b/ e5 C; }6 v8 P: L8 g5 l' H* q
补充内容 (2014-3-29 22:16):
/ ^5 y! L8 U) O$ G: ?- l3. 蛋白添加的顺序也应该优化,最近裴端卿组有一篇iPSCs诱导过程中EMT-MET的文章(2013.10,月份记不清了),其中c-MYc添加的顺序就是在中间添加的,如果蛋白介导iPSCs也按这样的顺序,是否会出现能增值的克隆呢??
( N& u! C- Y/ H( S0 C  s! J: _) V1 m. O7 v. `( W
) A  g. u; C. N9 }
补充内容 (2014-4-6 14:55):
% }1 x: A+ r; ^2 f! o6 M2 Q感谢Xray19 上传的一篇关于“ 重组蛋白维持鸡ESCs多能性”的文章,文章发表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上(2013年见刊),有中国农业大学的Ying完成,技术是实验室的常规技术,但文章的起点不错,有创新性!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60 + 120 精品文章

总评分: 威望 + 60  包包 + 1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06 
威望
106  
包包
15  
29
发表于 2014-4-6 20:0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Andyhigh 的帖子
3 O9 ^, ~( o! a: N" H, c" p3 `1 a2 I
权限不够,还加不了好友。有机会多就ips 聊聊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9 
威望
1059  
包包
2456  

优秀版主 金话筒 研讨会精英 优秀会员

28
发表于 2014-4-6 19:2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xray19 的帖子  r" V9 K& p: k- }% v6 D/ G: q
0 U0 b- Y/ [3 h% x/ Y0 _
大鼠的ESCs及培养体系有,猪ESCs也有,但是缺乏培养体系,其他的不太确定,估计绝大部分都没有公认的培养体系。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3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3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06 
威望
106  
包包
15  
27
发表于 2014-4-6 17:30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Andyhigh 发表于 2014-4-6 15:17
# N$ [# e; u3 ?% \您是本文作者嘛,很希望您能对本篇文章进行总结和评价!& q+ m$ R* X  H
我刚大致看了下,这里与大家分享下我的看法,希 ...
* y2 e: g, ?+ V  P0 n
实在汗呐,下了文章后匆匆瞄了一眼摘要,跟Andyhigh一样,一开始也以为是用四因子蛋白诱导鸡细胞重编程的。大家都在热火火的用转导肽介导四因子造ipsc,这篇文章的作者反其道而行之,由此想到利用转导肽融合的干性因子去阻止鸡ESC在传代过程中多能性丢失,这是做ESC培养基研发的节奏啊。Andyhigh兄已经对文章评价的非常到位了,不多说了。- A, r% F8 e) t+ D% A
文中中超声破碎细胞的溶液应该是PBS吧(cells were washed twice with PBS and then ultrasonically disrupted),若有其它特殊的缓冲液应该会在方法中说明的。
0 x: G% Q, ~, c. x3 [4 z293FT的转染效率,文章中也没说,但我利用lip2000转染过293FT(文章用的磷酸钙沉淀),效率超高,90%以上了,24小时的GFP几乎就全亮了,48小时达顶峰。/ {7 n; d1 U$ Y- Y$ V( t2 {* @
质粒线性化主要是为了稳定细胞系筛选时便于DNA片段插入基因组,瞬时表达时对转染效率和表达量并无助力,所以文章中估计没有线性化。) I1 O9 Z: s2 ~' L* u. U
人和小鼠的ESC是有可长期传代的细胞系的,这个大家估计都知道,置于其它的俺是小白,就不清楚了。倒是可以查下大鼠,果蝇,猪和牛是否有ESC细胞系。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Andyhigh + 10 + 10 希望你能多上 “干细胞之家论坛”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06 
威望
106  
包包
15  
26
发表于 2014-4-6 16:4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Andyhigh 的帖子6 a7 w' n, J  S

4 ^, T5 s; I/ F. H0 H. g0 ~* L楼主好厉害。我不是作者,把文章down下来一直在偷懒没有看,还搞错了文章内容,真的好惭愧。。。。/ u8 ~6 N5 _! W7 V9 Q
先不说话,赶紧看文章
& o& x5 G. G8 d3 e& X" K2 `9 u  C, J; x! p. w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9 
威望
1059  
包包
2456  

优秀版主 金话筒 研讨会精英 优秀会员

25
发表于 2014-4-6 15:17 |只看该作者
xray19 发表于 2014-4-6 11:56 2 E; K+ }. c: E' J, h1 w% O
不好意思,昨天没上传上去

+ P2 q' ^5 |! |/ A' \" u4 e( @您是本文作者嘛,很希望您能对本篇文章进行总结和评价!# b5 v( z- L0 Z
我刚大致看了下,这里与大家分享下我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B; p$ `: F0 p+ m$ F  P
# A2 u8 }" \' G4 \0 ?5 |1. 刚打开文献,查了下杂志的IF,并以为是一篇用4因子(OSNL)诱导鸡体细胞重编程的文章,但看过摘要后发现自己错了,这是一篇”利用重组蛋白探索鸡ESCs 培养体系“的文章,文章具有较好的创新性,给了我一些启发,如在 用蛋白介导体细胞重编程后,是否可以利用重组蛋白 一直维持干细胞的多能性,甚至创建一种新物种ESCs的培养体系,值得尝试。
; l2 B3 q& y- {) G: ~  y* t5 Y, v& P
2. 文章的思路: A. 用EGFP验证9R的功能; B. 国建pCMV-PF-9R-IRES-EGFP载体,瞬时转染293FT细胞,提取蛋白并浓缩; C. 加到鸡ESCs培养体系中,观察传代次数(一系列的检测指标),发现重组蛋白能抑制鸡ESCs的分化,能在体外维持ESCs的多能性7 y% c$ K; P! B4 E$ ?, ]

% J3 d! D! G- |# w0 a0 g3. 有一些疑问:  目前哪些物种获得了可以再体外长期传代的ESCs,求高手指教!!!另外文章中超声破碎细胞时的溶液是什么,还有转染效率怎么样(出现绿色的时间和比例,质粒应该没有线性化吧)这点自己比较感兴趣,希望Xray19能告知$ g  ~: V$ o# H2 l9 ]

% p& v. \, ^3 b4. 文章整体比较简单,不过也是一个完整的Story,自己推测应该是一名研究生做的工作。顶一个
' n5 x2 }& g& ^' B3 c% W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30 + 5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30  包包 + 5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06 
威望
106  
包包
15  
24
发表于 2014-4-6 11:56 |只看该作者
4 Y! [2 U  r( P5 L
不好意思,昨天没上传上去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Andyhigh + 5 + 10 鼓励下!!!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9 
威望
1059  
包包
2456  

优秀版主 金话筒 研讨会精英 优秀会员

23
发表于 2014-4-6 07:05 |只看该作者
xray19 发表于 2014-4-5 23:06
) y0 I6 E4 ~% O2 L8 R3 ?9 C感谢楼主,我也提供一篇protein transduction induced ipsc 的文章,供大家讨论

4 {( p0 G6 x" G% \! e  e% q) P* C  p最好上传下文章!!!

Rank: 2

积分
106 
威望
106  
包包
15  
22
发表于 2014-4-5 23:06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我也提供一篇protein transduction induced ipsc 的文章,供大家讨论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06 
威望
106  
包包
15  
21
发表于 2014-4-5 23:01 |只看该作者
wanglimaomao 发表于 2014-4-1 17:02 & {2 H% d% }% O3 _/ U7 e
我对蛋白重编程不是很了解。但是针对不能扩增传代有点想法。也不一定正确,欢迎批评指正。首先体外合成的蛋 ...

, f) ^/ o1 H; L% G0 o9 G即便将4个基因整合到基因组中,当细胞向ipsc转化过程中,外源表达的基因会逐渐被沉默的,直至最后完全沉默。与此同时,细胞内源性的干性基因会逐渐获得表达。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5 欢迎参与讨论
Andyhigh + 2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7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15 03:00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