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30480|回复: 20
go

CART是否可以百盛不衰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积分
399 
威望
399  
包包
1675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4: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一一 于 2016-2-23 14:27 编辑
3 }/ i( c$ L/ o+ Q; Y0 Y
7 Y; ~' x4 O  P: i0 o( Y关于这个命题,我思考了很久,当我刚开始接触基因工程改造T细胞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项很有远景的新技术,因为他实现了特异性靶效,利用了治疗疾病的最好的工具-免疫细胞。而最近我又思考了许久,我却认为基因工程改造T细胞应该不是我们最终消灭肿瘤的利器。有以下观点仅供讨论.9 ~% C+ C( p0 Q; B# M
1 程序复杂。简便性永远赶不上药物,多了中间环节,淋巴细胞采集和改造。
" d' h& b' e7 K% W+ W" @4 x2 抗原存在非特异。目前所用抗原,正常细胞也有表达。% J3 t- f7 a! v( b: n7 g
3 体内归向不明确,遇到肿瘤有随机性。
1 N$ u- i, I- q! s8 S  n4 体内存活与扩增,体内存活多久,报道不一,是否有强烈的扩增能力未知。- y% I2 X$ A3 d! T. ^* k1 A* ~& N' k- p5 W
5 体内是否会记忆,当肿瘤复发或转移时,是否能快速唤醒寻找目标。
+ x+ E* r/ R% E$ t欢迎大家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单选投票, 共有 22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9.09% (2)
90.91% (20)
0.00% (0)
你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280 
威望
280  
包包
815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沙发
发表于 2016-2-23 16:08 |只看该作者
1.CART的复杂在于个体化制备,现在美国已有异体CART的尝试,并取得成功。异体CART可以解决大规模生产的瓶颈,个人觉得是未来产业化的方向。
$ r2 L/ {9 @# ]/ M' g7 C2.脱靶毒性,在CART19的治疗中,所有有效的患者都会出现,后果是长期处于B细胞发育不全症,患者都有很好的耐受。随着技术的进步,实体瘤的更安全的靶点会被逐渐找到,另外抗体技术的完善,自杀开关的应用,多功能多靶点CAR的应用也能逐渐解决这个问题。
) c- p8 U/ j5 X1 L" U; j3.根据目前资料显示CART确有较强的体内扩增的能力,1000-10000倍,不同患者可能差10倍以上,这和患者自身免疫环境有关,并能产生记忆,这是免疫治疗的基础,也是疗效的体现。实体留有待更多的临床数据验证。
; k8 r  x- o8 P& G/ p* D9 f个人觉得,CART最有意义的价值体现是它从理论上为肿瘤治疗开辟了一个道路,目前只是个开端,它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具有重要的位置。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5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5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27 
威望
127  
包包
685  
藤椅
发表于 2016-2-24 09:54 |只看该作者
有思考才会有进步,加油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70 
威望
70  
包包
532  
板凳
发表于 2016-2-24 11:07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回复 一一 的帖子) z3 M( u/ p. f. \( F

$ E( R+ m0 a& d5 F2 N电脑刚出来时也不是现在的样子,科技会不断进步,或许有一天就简化到像抗生素一样普遍了,又或者会给科学家启示然后开发出简便的药物,不过我认为免疫细胞治疗在50年内还会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3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3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399 
威望
399  
包包
1675  

优秀会员

报纸
发表于 2016-2-24 13:33 |只看该作者
http://www.stemcell8.cn/thread-111959-1-1.html,这是我看到咱们版主综合的目前肿瘤治疗汇总,结合目前也比较火热的单克隆抗体免疫治疗,也确实有几个人认为如果有突破性的进展,比如现在PD1都已经进行了大批的临床试验,远远多于CART,将是更能快速占领肿瘤治疗领域的新疗法。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3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3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447 
威望
447  
包包
1220  

金话筒 优秀会员

地板
发表于 2016-2-24 14:25 |只看该作者
1 程序复杂。简便性永远赶不上药物,多了中间环节,淋巴细胞采集和改造。! l: z. c& H) F  O
2 抗原存在非特异。目前所用抗原,正常细胞也有表达。
6 {- w, P/ O4 ^6 |2 H( @3 体内归向不明确,遇到肿瘤有随机性。/ Z' r7 h2 w# [. T( O
4 体内存活与扩增,体内存活多久,报道不一,是否有强烈的扩增能力未知。
; }% P8 n, q% q5 体内是否会记忆,当肿瘤复发或转移时,是否能快速唤醒寻找目标。
6 w: W# T' e  H! \
5 Y! N3 d% f7 Z8 w8 u' f$ I, s以上这几个课题是CAR的研究过程需要去克服的问题点,基于个体化治疗的大前提,譬如第一点,如何缩短中间环节的时间,找到更有效的靶点,并透过新的检测技术来更容易量测CAR-T细胞在体内的存活率及存活时间等等,但是整体来说对于治疗癌症的多样性技术而言,CAR-T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的新技术及解决方案,这已经足够让人兴奋的了啊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5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5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248 
威望
248  
包包
916  

优秀会员

7
发表于 2016-2-25 09:33 |只看该作者
现今对于CAR-T的研究的确热门,而临床试验也确实表明的CAR-T的疗效。
; Q4 A- h; e: R- l% h" x确实也如楼主所述,CAR-T制备无法规模化,CAR-T的制备过程更像是“私人定制“,这也是生物制剂有别于药物的一大特点。
9 w# M' g0 O% G3 f一旦异体CAR-T的安全性被认同,被大家广泛接受,那么car-t将可以进行规模化的生产与应用。8 i1 a9 j4 I  Z# s5 ]
同时在CAR-T的火热应用的同时,CAR-NK等其他基因工程改造过的免疫细胞将会同步进行推广。
, a" t4 e/ b$ V, c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6 + 1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6  包包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85 
威望
185  
包包
782  
8
发表于 2016-3-1 13:12 |只看该作者
要相信科技的力量,未来的科技发展不可限量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26 
威望
26  
包包
120  
9
发表于 2016-3-1 15:19 |只看该作者
当CART刚出现的时候,也不见得有如此大的发展,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总会给新的医疗技术带来爆发式的发展,现在CART最大的问题是,成本高,无法批量生产,靶点少,实体瘤应用效果不明确。但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新的思路,新的细胞载体出现,上述问题都会随之改变,将来的应用必将会迎来更广泛,更大规模的应用!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1246 
威望
1246  
包包
5222  

金话筒 帅哥研究员 优秀会员

10
发表于 2016-3-1 20:19 |只看该作者
就目前来说,单靠任何一种手段和方式达到消灭肿瘤的目的都是不可能的,各类抗癌方式联合治疗,才能最大程度的抑制肿瘤发展。CAR-T也和其他肿瘤治疗方式一样,有自己的有点,但也有不足之处。但是作为一种新方法,它的确展示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虽然目前还有种种缺陷,但是相信以后会有更好的发展。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5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1 16:48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