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9
- 威望
- 19
- 包包
- 471
|
我主要也是做的造血干细胞的集落。
5 Z# r! w% ~5 j9 v5 V. t% O( Q' J3 W我贴一下我在书上看到的集落重铺的内容,因为书上是讲自己配集落体系的情况,所以你斟酌着看吧。+ u# H* i, z; h2 g0 m0 O
集落重铺
( z# M3 Z) }, q# p: B4 @8 f3 ` 注意:该技术只适用于使用甲基纤维素培养的原代细胞。琼脂培养基过于坚硬,极其难将其中的集落挑出进行二次铺板培养。若要将CFU-GM的原代集落进行二次铺板培养,只需将琼脂替换为甲基纤维素,并将2×McCoys替换为IMDM。
, z+ T, _! a3 I7 W材料/试剂
8 B6 D1 b7 p+ G4 k$ ]除非特别说明,所有材料均需灭菌( Q/ R' K- k1 \
(1) 带通风设备的超净台
& B3 G& c6 p/ [' B; p# F+ e z(2) 倒置显微镜
2 D( J. e+ B# x6 Z, Q$ |0 w(3) 20ul微量移液器& _- X8 F* P2 s$ x2 b
(4) 含青霉素/链霉素的IMDM9 z: R' l, j0 X
(5) 12mm×75mm聚丙烯试管
' T. r8 B& O6 U6 F收集集落步骤0 C6 E: ^( O8 y- V, y) _% Q1 s
所有步骤均需无菌操作。8 s; [9 b$ o! _( l3 W; R
(1) 确定需要进行二次培养的集落数目。每个集落准备一只试管,加入100ul含有2%FBS的IMDM,拧紧盖子。' ^+ Q; T; r- Q6 }! m. A# A; n
(2) 将显微镜放置在有通风设备的超净台中。
9 t0 f1 x" ^2 I# H. K. [7 s% T; ^3 D0 s9 \(3) 将含有待收集集落的平板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固定平皿并移去平皿盖。- ^% l' K d7 A+ b1 E# d
(4) 如果显微镜没有配置平皿固定装置,可将胶带的黏面向外环成一个圆圈,将两个这样的圆圈粘在载物台上,将平皿置于其上,同样能达到固定的目的。& \ i+ V) k; H" e8 L1 z
(5) 找到目的集落后,用20ul移液器轻轻吸出集落。. c& ~! u0 d" E2 X
(6) 单独存在的集落最容易收集。
8 ?' N" y; b* b9 h(7) 将集落转移到(准备好的)含100ulIMDM培养基的试管中,吹吸数次以清洗吸头。
2 B+ C) Z. G( j(8) 集落收集完毕后,进行铺板操作。6 @6 c6 d/ o- E6 j8 v, i
集落收集后的铺板步骤7 a( b- `% c- K' E7 m& p
所有步骤均需无菌操作( V' [$ F e( H* u
(1) 计算收集到的集落数,按每个集落1.1ml的量准备培养基混合液(包括甲基纤维素),静置使气泡溢出。
, O' i" e$ d7 q& m- \/ c2 j# A. k例如,如果你从含有IL-3、Epo和SCF等生长因子的平皿中收集了100个集落,那么就准备110ml培养液,所用生长因子与原始平皿中的相同,并在加入细胞之前加入甲基纤维素。/ n: d/ A- a: q8 ~* U+ y5 l: F
(2) 当培养液澄清后,用配用16口径(gauge)针头的3~10ml注射器,向每个已含有收集到的集落的试管中加入1ml,振荡混匀。' ]: D* x3 n K5 a* s
(3) 静置。
/ b. X2 D0 r! d5 U(4) 将上述混合液倒入新的35mm平皿中,转动使液体覆盖平皿。
( K& [3 z! @. {甲基纤维素比较黏稠,总会有培养液残留在试管中,因此不能100%重铺所有集落中的细胞。如果你的实验需要定量计算最后的结果,可以加入一定比例的培养基混合液,通过矫正计算进行统计。例如,加入1.1ml(1ml培养基+0.1ml收集的集落)培养基混合液中的0.9ml,所得的二代集落数则大致代表了全部集落中82%的集落生成细胞。
, K) y4 \4 W# Y) O. \. {6 \(5)将平皿放在37℃、5%CO2/O2的湿润环境中培养14d.6 a2 t( K$ K; b. n, m+ T) A9 D
|
-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