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随笔 癌细胞的前生今世:我对癌细胞的思考(ZT)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599835|回复: 75
go

癌细胞的前生今世:我对癌细胞的思考(ZT)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9: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marrowstem 于 2013-3-25 19:36 编辑
3 t1 N* t/ ^& X7 }% }0 O6 s% U( g: B; P2 X
  最近一百年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迅速发展的百年,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取得了不少优秀的成就,对癌这个千古之谜也有了一些认识。在人类满足温饱后,健康和生活质量是最大追求。目前由于大多数地区处于和平发展状态,人的自然寿命得到很大程度的保证,现代医学科技对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死于战争和传染病等疾病的人数大为减少。然而癌成为人类流行的慢性病中最为致命的一种。" P6 L% g' x9 l5 E
9 X; a, a1 F( r+ r* v
  癌细胞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一个很玄奥的问题,不过在目前现代科技的研究下,已经对癌细胞的形成有了一些理解。按照唯物论的观点,生命是一个化学过程,人是复杂的多细胞动物,具有高级思维能力,具有利用环境中的物质进行高级活动以满足自身无穷欲望的能力。但归根结底人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人类的疾病本身和寿命长短,归根结底也是由于细胞的生物学本质决定的。; c0 h' s) w" K' y1 A9 k

( W) J- w! q; ~- n  成人个体约有50万亿个细胞,多数人体细胞是一些直径在10--20微米之间的球形结构。细胞的寿命各不相同:血液中的白细胞有的只能活几小时,肠粘膜细胞的寿命为3天,肝细胞寿命为500天,而神经细胞的寿命有几十年,同人体寿命几乎相等。在整个人体中,每分钟有1亿个细胞死亡。人体细胞相当于每2.4年更新一代。经实验发现,人体细胞在培养条件下平均可培养50代,每一代相当于2.4年,称为弗列克系数, 据此,普通人的极限寿命应为2.4×50=120岁。
$ _3 O0 B8 q' M* i. z0 G# d3 S4 e& m+ U
  |9 _. }/ E' x+ Q7 k1 Q# d& u3 L8 J  细胞是一个超级复杂的机器,虽然染色体记录的信息在所有体细胞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的发育部位具有不同的蛋白分化组合以形成形态和功能各异的的细胞。癌变的细胞就是细胞在不断发生和发育过程中变异的细胞的一种。可以想象,巨大的染色体基因库具有无数出错的可能,机体具有修复错误和检验合格细胞的机制。但是在巨量的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由于基因自身的稳定性的不同和外界刺激因素的不同,以及机体内环境因素,最终有一些细胞最终癌变成功。它们形成了具有克隆性无限增值的可能,具有迁移运动的能力。可以分泌具有破坏性的功能蛋白和毒性因子。本来机体的免疫细胞具有识别这些癌变的能力,但是由于癌细胞具有的巧妙的伪装能力,它成功地逃避了免疫打击,最终形成了亚临床病灶。+ u. R$ N% ?' X; ^$ |( c. y
  经过早期的增殖,一般是数年,甚至十余年,癌变细胞经历较长时间的演化,细胞群内出现了具有各种能力的细胞:有的生殖能力强,可以无限繁殖,有的不仅可以无限繁殖而且可以运动,具有金钟罩般的能力,可以抵抗化学毒物的损伤和射线损伤,有的有飞毛腿,手术刀无法追赶得到,有的有冬眠术,可以隐藏到一个地方待很久后迅速增殖。总之,癌细胞类似于一个新的具有无限可能的个体,不受宿主管辖,也不为宿主提供任何有益的机能,只是无限获取宿主的营养,破坏宿主固有的结构,而且呈现集团化的破坏力。
& r! O1 s2 J1 ?, u6 @
7 ~6 C  w' n$ i% Y7 ]9 a  一般而言,多数肿瘤在早期阶段不会显示出很强的破坏力,而是缓慢隐性地发展。一旦发展到某个临界点,一般是产生具有侵袭性的细胞个体时候,它们就可能具有爆发性生长的可能,虽然多数癌症是一个慢性过程,但是的确有一些癌症具有爆炸性生长的特点,可以在病灶进入临床期后短时间内致人死地,而且多数不是因为病人的心理因素。我见到一个病例,低分化肝癌,以全身性淋巴结转移就诊,类似于淋巴瘤,但是这位正当盛年的病人很快就在诊断两个月内死于免疫衰竭导致的重症肺炎。与此相反有些病人即使是临床可检测到无症状的病灶,但是具有相当漫长的过程才进入快速进展期。一位盛年的商人,在体检发现肺内占位高度怀疑肺癌的时候放弃了进一步诊治,寻求中医药治疗。当时估计患者是恐惧癌症手术吧,经过漫长的五年左右的潜伏期,新的肿瘤病灶在脑部形成了。患者最后因肢体乏力诊断为肺癌脑转移,在脑转移症状出现后三年患者最终因肺内病灶爆发式播散死于呼吸衰竭。也有一些幸运的病例,一个老者,最终对五年前发现的病灶做了手术治疗,术后诊断为肺腺癌早期。
2 ^6 @8 _+ U( K% ^3 K
: H1 T8 H& L. z7 g3 o7 u  对于癌症治疗,最佳的办法是在癌症是孤立病灶的时候将它控制。如果没有手术禁忌或者技术上的难度,外科手术刀或者消融物理外科是最佳手段。它可以通过机械和物理的方法彻底摧毁病灶内的癌细胞。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治疗有一种局限,就是有一些癌症的发生不是孤立现象,比如不少肿瘤有相当比例的多灶性特点,比如消化道、泌尿系以及乳腺的肿瘤,多灶性起源的特点使得毁损式的局部治疗不能彻底消灭病灶,即使切缘阴性。另外有一些癌症的发生不是孤立事件,和内环境及基因不稳定的关系极大,反复发生数种癌症,我曾见到一例罕见的四原发癌症病例:在不到数年的时间里连续发生,但是都被手术或者化疗控制住了,虽然不能预测可以活多久,但是目前的生活质量还是不错的。$ ~1 f/ D5 x3 E- z( ?" Q8 H
4 ^* z3 N8 J! g8 T9 m) {
  对于手术不可及的部位,比如鼻咽部,即使使用揭面手术开进去,有非常高的失败率,而且创伤大。手术效果不会好于放射治疗,所以首选放射治疗作为鼻咽癌的治疗手段,当放射治疗失败后放射野内的复发多数已经不能耐受再次放疗,手术作为一个选择可以有一定数量的患者得以挽救获得再次根治的机会。放射也用于消灭可能的残存肿瘤,手术受到解剖部位的影响,对某些局部扩散的病灶不大可能完整切除。扩大切除术需要严格选择适应症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放射治疗可以将癌细胞控制很多年,甚至数十年,对某些患者来说理论上已经治愈。一般而言十年后的“复发”有时候很难说那就是复发,很多可能是第二原发癌。( Z5 a1 \( H1 C, G! w
  化疗是一种对全身扩散有效的治疗,对于敏感癌症细胞,化学治疗可以在数小时内使得浸泡在化学毒药中的多数癌症细胞死亡。我曾经见到过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患者有这样的疗效,一位六十岁的司机因咳嗽胸闷来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检查发现他的主要支气管被肿瘤密密匝匝地包绕,气道受到压迫,所以他感觉呼吸困难。如果任由癌细胞疯狂繁殖,那么他将很快就死于呼吸衰竭。在化学治疗药物被注射到血液内数小时,脆弱的癌细胞开始死亡,癌组织处于融解状态。但是考化疗彻底根治癌症对于多数癌症细胞来说是不现实的。因为多数癌症种类对化学毒物并非特别敏感,而且即使敏感,也由于癌细胞的异质性在癌细胞群落中存在一些不敏感天然耐药细胞。% W9 c) s2 C$ H( K% |  w
% G! W8 r/ i8 u- X/ R8 a) y7 n+ y
  细胞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物质系统,它构成了生命的基础。正是人这种高等生命的出现,形成了目前人类社会五光十色的表象。据说大脑的神经细胞的神经冲动传递速度超过400公里/小时,相当于飞机速度的一半。癌不过是茫茫细胞现象中的一种,或者说是返祖现象。人类能否掌控自身体内高达五十万亿细胞的生命过程,目前看我们的科技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我们虽然开始认识基因的结构,但只是认识生命现象的开始,量子医学等新医学系统的出现表明。细胞远远不是我们多数人想象的那么简单。目前世界无数科学家所作的科研只不过是生命现象很外围的一些事情而已。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hcoohboy + 5 + 5 有思考!
sunsong7 + 20 + 20 cancer is the default state of cells...

总评分: 威望 + 25  包包 + 2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1  
沙发
发表于 2013-3-25 22:06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 o+ a2 j; a9 u

Rank: 4

积分
2549 
威望
2549  
包包
5504  

专家 金话筒 优秀会员

藤椅
发表于 2013-3-25 23:08 |只看该作者
讲的很好。肿瘤的多灶性与单克隆学说是矛盾的。当年,不知是哪位做的肿瘤的克隆分析。也不知分析了几例,就推而广之,得出了肿瘤发生的单克隆学说。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板凳
发表于 2013-3-26 19:07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marrowstem 于 2013-3-26 19:08 编辑
# k' [, h1 L# c+ H0 X, s' h+ c9 x% h: B& F4 O( l8 D1 V
       为什么说肿瘤是由一个转化细胞的不断增生繁衍而来,即肿瘤的形成是一种单克隆性生长方式,而非多克隆性增生,有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证明:对子宫平滑肌瘤的G6PD同工酶分析显示,一个平滑肌瘤体中往往只含有一种G6PD同工酶,而正常子宫平滑肌中则有两种;另外也证明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的不同瘤体中所含有的同工酶是不同的,因此它们属于不同的克隆来源;B细胞来源的淋巴瘤也被证明是单克隆性的,抗体检测显示,瘤细胞只产生一种免疫球蛋白的轻链,K或L链,而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则两种轻链都存在。因此肿瘤形成往往是由细胞在再生过程中发生错误而导致,并由一个异常细胞的分化和增值而形成,这个细胞被称为肿瘤启始细胞。/ f" ?  Q! d) C3 a9 x( N3 @
    这些知识点已是写进病理学教科书的东东,望参考。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2549 
威望
2549  
包包
5504  

专家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报纸
发表于 2013-3-26 22:1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marrowstem 的帖子* E4 c9 I9 Q, P

" s9 k; I8 l: O$ v, r) Q* Y' I1 k+ d0 l" @感谢指教。可问题在于,仅这少数几个例子就能证明所有癌都是单克隆起源的吗?给几个相反的例子。肝癌中约有1/4为多克隆起源。乳腺癌中,HER2阳性并非出现在所有的癌细胞。人家又说,这是癌的“异质性”。
' c) ?1 K6 _# I
  f' B2 B/ s2 x8 e/ ?, J/ P关于单克隆性诊断淋巴瘤的问题,请看一个皮肤病的讨论病例。一个大学的副校长,左裤兜放手机,那里的皮肤出了肿块。经取材,淋巴组织增生,基因重排显示单克隆性增生。手机改放右裤兜。一段时间后,右大腿皮肤再次出现肿块,基因重排检查还是单克隆增生。换手机,一段时间后肿块自然消失。最终诊断,过敏性增生。2 Y2 B' n: p2 d, m$ l
. G1 n8 ]  Q% H- C8 G
我知道单克隆学说是有一定依据的。但是否有足够的依据,且不存在证其伪的反例?因这一学说符合基因突变,克隆选择学说,所以符合人们心中的期待,所以大家宁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在这个时候,人们对科学的标准就降低了....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3 
威望
1933  
包包
4926  

小小研究员 热心会员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金话筒 博览群书

地板
发表于 2013-3-26 22:2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knowtumor 的帖子' m5 Z3 X# ?' ]7 w5 N; `
6 T3 F6 m2 S/ L* B$ h+ X8 b
嘻嘻,生物学中只有一条普遍定律,那就是一切生物学定律都有例外。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1593 
威望
1593  
包包
3000  

金话筒 优秀会员

7
发表于 2013-3-27 20:23 |只看该作者
对于肿瘤发生来说,单克隆也罢,多灶性也罢,异质性也罢,都是前辈经过实验证实了的,是实实在在的证据,所以写进了教材。这矛盾吗?字面上看似矛盾,但一点也不矛盾。生物发生发育本身就具有多样性,更别说是机制复杂的肿瘤的了,不能那么简单地说全是单克隆性或者是多克隆性。事情并非那么简单,所以更不能一概而论了。所以,作为自然科学,还是要以试验数据为支撑的,当然,理论讨论也是必要的,但淡淡追求字面的意思而忽略其背后的实验支撑显然是不行的。某些人就喜欢空讨论,貌似很有理,其实不然。因为这不是文学派对,把酒挑灯谈古论今在自然科学面前是立不稳脚根的!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1593 
威望
1593  
包包
3000  

金话筒 优秀会员

8
发表于 2013-3-27 20:2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knowtumor 的帖子) {7 N7 \; Q' q. q- w: ?0 t; o$ s
9 t1 D7 o) z" w6 H! n% g' N
对于肿瘤发生来说,单克隆也罢,多灶性也罢,异质性也罢,都是前辈经过实验证实了的,是实实在在的证据,所以写进了教材。这矛盾吗?字面上看似矛盾,但一点也不矛盾。生物发生发育本身就具有多样性,更别说是机制复杂的肿瘤的了,不能那么简单地说全是单克隆性或者是多克隆性。事情并非那么简单,所以更不能一概而论了。所以,作为自然科学,还是要以试验数据为支撑的,当然,理论讨论也是必要的,但淡淡追求字面的意思而忽略其背后的实验支撑显然是不行的。某些人就喜欢空讨论,貌似很有理,其实不然。因为这不是文学派对,把酒挑灯谈古论今在自然科学面前是立不稳脚根的!

Rank: 4

积分
2549 
威望
2549  
包包
5504  

专家 金话筒 优秀会员

9
发表于 2013-3-28 08:4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zb_ming 的帖子
0 ^. |. i: F( r( K' W2 |: a5 j# @
抱歉,我不同意这种态度。这种态度不科学。
6 o7 q% Y7 R  C) n' t( i* G
; N  @5 j' ?5 Q' s$ a8 _! x% P; Z哥德巴赫猜想发表200年,人们不敢将之称为定律,因为还没有证明。千百种肿瘤只做了几例,就认为所有都是单克隆起源的,没有确证。根本不是挑灯论古今的事。你说有实验证据,请拿出来。Marrowstem 就提出了证据,很好。但是否能得出结论呢?恐怕不成。
& \, w+ o' x1 B- Q
# Z1 \. Z% a  g% L(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科学理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科学理论错误时,很多观察结果是错误的,因为观察者是有偏见的。这些实验结果要打折扣的。- d) P1 S: [& \( m1 s
/ Z: |& R3 i5 Q& f! Q" D& v
尊驾不喜欢讨论问题,喜欢实验的结果。别忘了一年前的今天Nature上那篇文章,“世界上著名实验室发表在名牌杂志的90%的肿瘤临床前研究的关键性结果根本不能重复”!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sunsong7 + 20 + 20 我很赞同

总评分: 威望 + 40  包包 + 5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2549 
威望
2549  
包包
5504  

专家 金话筒 优秀会员

10
发表于 2013-3-28 09:0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zb_ming 的帖子
& _1 `% x- ^5 D$ K/ k8 Z2 c1 `6 P
7 G+ q2 N1 o2 I6 |忽略理论研究,就会犯下大错误。所以,肿瘤研究走进了无边的沼泽,现在邀请“理论物理学家”来帮忙。5 d$ p* D* ~' E) `6 `  a6 y

! L0 I% N; `% `' l0 y5 k你看看一个个冤假错案是怎么发生的。就拿Hanahan和Weinberg的“Hallmarks of cancer"为例。当他们论证 “evasion of apoptosis” 时,没有给出任何证明肿瘤细胞长寿的直接证据,只是长篇论述了细胞凋亡和抗凋亡的分子机制,还有肿瘤细胞中有抗凋亡蛋白的过表达。分子机制都这么清楚了,人们便确信无疑,肿瘤细胞定是抗凋亡、可长寿的了。但是错了。错在了哪里。错在了逻辑上。
/ t4 A3 ~7 O8 T$ a5 }! _( @
" d( s( r1 o' f我们看一个生活的例子。我们知道,棉衣御寒。你还可以把棉衣为什么能够御寒的机制写上几本书。另外一个事实,12月份的哈尔滨人都穿便衣,海南人却穿很薄。于是,我们得出结论,哈尔滨人一定比海南人热。
. m( U( z5 f- e3 ]0 Q- ~
+ R7 v& j, ?$ ~( J. u! k' V0 w, J
9 P! S. ]' y; H$ }& p- z' U7 T3 A* X& _; E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sunsong7 + 20 + 20 great!

总评分: 威望 + 40  包包 + 5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20 22:08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